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许多内地家长都在为孩子的未来寻求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升学机会。香港身份,作为一块教育的“敲门砖”,正逐渐成为众多家长关注的焦点。拥有香港身份,孩子的教育之路将被赋予更多的可能性,开启一扇通往优质教育资源的新大门。
从升学途径来看,香港身份为孩子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其中,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备受瞩目。DSE考试的录取率表现亮眼,2024年香港大学联招(JUPAS)的港八大录取率达到了37.5%,这一比例远高于内地高考顶尖大学的录取率。凭借DSE成绩,学生不仅可以申请香港所有大学,还能申请内地132所高校以及海外300多所高等院校,涵盖了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国家的众多知名学府。
除了DSE考试,华侨生联考也是香港身份学生的一大升学优势途径。该考试是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子设计的专门高考,竞争压力小,考试难度相对较低。例如,2024年华侨生联考的一本录取线只需300多分,400分就能冲刺985、211学校。与内地高考千万大军竞争相比,华侨生联考每年报考人数仅1万左右,让孩子更容易脱颖而出,以较低的分数入读内地顶尖高校。
在教育成本与资源方面,香港身份也有着明显优势。孩子可享受15年官立或资助学校的免费义务教育,从幼稚园到高中,为家长节省了大量的教育开支。而且香港学校提供两文三语教育,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能让孩子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此外,作为本地学生,孩子上香港大学的学费远低于非本地学生,以香港大学为例,本地生学费约4.2万港币,而非本地生则需十几万至几十万港币,差距显著。
内地家长若想帮助孩子获取香港身份,主要有以下两种常见方式。
香港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引进计划,如香港优才计划、高才通计划、专才计划以及香港留学进修计划,这些计划为内地人才提供了获取香港身份的途径,并且允许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的子女以受养人的身份一同申请。
以香港优才计划为例,申请人需满足年龄、经济能力、良好品格、语文能力和基本学历等基本资格要求。其中,年龄需年满18周岁;具备足够经济能力负担自己及受养人在港生活费用,一般个人申请需提供10万元人民币资产证明,家庭申请需30万人民币以上;无犯罪记录;具备良好的中文(普通话或粤语)或英文能力;通常要求具备学士学位或以上学历。计分制度分为综合计分制和成就计分制,综合计分制从年龄、学历、工作经验、语言能力、家庭背景等多方面评估,满分245分,申请人需达80分及以上;成就计分制适用于在自己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人才,可直接获满分245分。若家长通过优才计划获批,其配偶及18岁以下未婚子女可作为受养人一同获得香港身份。
香港高才通计划则主要面向三类人才。A类是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港币250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的人士;B类是获合资格大学颁授学士学位,并在紧接申请前5年内累计至少3年工作经验的人士;C类是在紧接申请前5年内,获合资格大学颁授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少于3年的人士(这类申请受年度配额限制,且以先到先得方式分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获批后,其配偶和18岁以下未婚子女也能以受养人身份申请来港。
香港专才计划,即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旨在吸引内地专业人才到香港工作。申请人需年满18周岁,拥有本科学位证或专业资格证(特殊情况下,大专学历或专业资格证书也可接受),无犯罪记录和不良入境记录,且已获得香港公司全职聘用,职位与学历或经验相关。同时,香港雇主也有相应要求,如成立时间通常要求1年以上,有实质运营,包括拥有本地实体办公地址,为3名(含)以上本地员工缴纳强积金,时长不低于6个月,公司营业额年营业额不低于300万港元且盈利,或者年营业额不低于1000万港元等。通过专才计划获批的申请人,其配偶和18岁以下未婚子女同样可申请受养人签证来港。
香港留学进修计划,申请人入读香港的全日制大学,毕业后可申请IANG签证。在申请条件上,非本地毕业生需在香港修读全日制经本地评审课程而获得学士学位或更高资历。非本地应届毕业生如在毕业日期起计的六个月内向入境事务处递交在港就业申请,无须在提出申请时已觅得工作,可留港24个月,而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非本地非应届毕业生如有意返港工作,须在提出申请时先获得聘用。大湾区校园毕业生也有相应的申请政策。通过这种方式拿到香港身份后,配偶和子女也能申请成为香港居民,一同移居香港。
这种“一人申请,全家拿身份”的模式,受养人范围主要包括配偶和18岁以下未婚子女。以受养人身份来港居留的申请,需符合一般的入境规定,以及受养人与保证人能提供合理的关系证明、受养人没有任何已知的不良记录、保证人有能力为受养人提供在香港特区远高于基本水平的生活和合适的居所等条件。
如果家长一方已经是香港永久居民,为其18岁以下未婚且受养的子女申请香港身份,可通过特定的签证申请流程办理。在这种情况下,申请条件主要是子女与香港永久居民的亲子关系证明,以及证明子女确实处于受养状态。与前一种方式相比,区别在于前一种是家长作为人才申请人先获取非永居身份,子女以受养人身份一同获得非永居身份;而这种方式是家长已经是香港永久居民,子女申请成为受养人获得香港身份。在申请流程上,所需材料和审核重点也有所不同,后者更侧重于亲子关系和受养情况的证明。
香港优才计划,即“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是香港特区政府为吸引全球高素质人才来港定居而推出的一项人才引进政策。该计划不限行业,采用计分制度选拔人才,有综合计分制和成就计分制两种方式。其中,综合计分制从年龄、学历、工作经验、语言能力、家庭背景等多个维度进行打分,最高245分,80分及格。年龄方面,18-39岁可获30分,40-44岁获20分,45-50岁获15分,51岁及以上得0分。学历上,博士学位或两个或以上硕士学位可得40分,硕士学位或两个或以上学士学位得20分。工作经验里,不少于10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的工作经验,且其中不少于5年担任高级职位,可获40分。语言能力上,具备良好中文(普通话或粤语)和英文的书写及口语能力得20分,只具备良好中文或英文能力得15分。若直系亲属为香港永久性居民,还可额外加5分。成就计分制则适用于在体育、文化、艺术等领域获得国家级或国际级奖项,或者对行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符合条件者可直接获得满分245分。
适合申请香港优才计划的人群较为广泛,比如在金融领域,有丰富经验的投资银行家、资深基金经理等,凭借其专业知识和行业影响力,容易在优才申请中脱颖而出;科技行业中,像人工智能领域的算法专家、软件开发的高级工程师等,他们所具备的前沿技术和创新能力,也是香港优才计划所看重的。此外,拥有全球百强名校背景的毕业生,在学历加分项上具有优势,也适合通过优才计划申请香港身份。
香港高才通计划主要面向高收入人士和世界顶尖大学毕业生。该计划分为A、B、C三类申请条件。A类是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港币250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的人士,这类申请人不限学历,只要能证明收入合法且可持续即可,如企业主、高薪的企业高管等,他们通过展示公司的财务报表、纳税记录等证明收入情况。B类是获合资格大学颁授学士学位,并在紧接申请前5年内累计至少3年工作经验的人士,全球百强大学的名单会根据不同的世界大学排行榜进行更新,目前共有198所大学符合申请资格,其中中国内地有22所大学在列,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毕业生,若有相应工作经验,可申请B类。C类是在紧接申请前5年内,获合资格大学颁授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少于3年的人士,不过这类申请受年度配额限制,每年只有10000个名额,且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
高才通计划获批后,申请人首次入境可申请为期2年的香港居民身份证(A类为3年),在港自由从事或转换工作。以某互联网企业的年轻技术骨干为例,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工作经验虽不足3年,但凭借其专业技能和名校背景,通过C类申请成功获得香港身份,在香港的科技企业中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香港专才计划,即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是内地人才赴港工作的一种签证类型。申请人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要年满18周岁,拥有本科学位证或专业资格证(特殊情况下,大专学历或专业资格证书也可接受),并且无犯罪记录和不良入境记录。同时,申请人已获得香港公司全职聘用,职位与学历或经验相关。例如,一位从事建筑设计的专业人士,拥有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和多年工作经验,获得了香港一家建筑设计公司的聘用,就符合专才计划的申请条件。
对于香港雇主公司也有要求,公司成立时间通常要求1年以上,有实质运营,包括拥有本地实体办公地址,为3名(含)以上本地员工缴纳强积金,时长不低于6个月,公司营业额年营业额不低于300万港元且盈利,或者年营业额不低于1000万港元等。如果雇主公司满足一些特殊条件,如在紧接提交新申请前的24个月内有一名非本地雇员曾成功获批予就业或培训签证/进入许可,或者已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或创业板上市等,可在申请时无须递交部分文件。
香港留学进修计划是指申请人通过在香港高校进修,获取学位后留港工作,从而获得香港身份的途径。进修的学制根据所读课程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一年制授课型硕士课程,是很多人的选择。申请要求方面,申请人需具备良好的中英文能力(部分中文专业无英语能力要求),无犯罪及无不良入境记录,有本科学位(如果是本科无学位,需要不少于10年的高管工作经验),并且来港就读期间,能自行承担本人及家属相关生活费用,需出示证明具稳定的经济支持来源,以支付来港最少一年的生活费及学费,如申请人本人、家长或监护人的定期收入证明、银行储蓄证明等。
不同学校和专业的招生条件也有所不同,以香港八大名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为例,通常优先录取985/211院校的毕业生;语言要求一般是雅思总分6.5(单项不低于6分),申请时须提供符合要求的语言成绩,部分专业也接受CTE-6成绩,但建议优先使用雅思/托福/PTE成绩;部分专业需要进行面试,尤其是香港大学的大多数专业都要求面试;香港前三的商科专业通常要求GMAT/GRE成绩,对于非985/211院校的申请者,建议均分达到88以上。毕业后,非本地毕业生可申请IANG签证。非本地应届毕业生如在毕业日期起计的六个月内向入境事务处递交在港就业申请,无须在提出申请时已觅得工作,可留港24个月,而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非本地非应届毕业生如有意返港工作,须在提出申请时先获得聘用。
以受养人身份申请香港身份,需满足一定条件。首先,受养人须依靠保证人供养,这是判断受养人可否来港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若孩子作为受养人申请,其父母作为保证人,需在经济上承担孩子在港的生活费用,包括衣食住行、教育等各方面开支。保证人要有能力在港为其受养人提供远高于基本水平的生活和合适的居所。在居所方面,若一家几口居住,需提供符合居住人数的住房证明,如租房合同显示的房屋面积、房间数量等要能满足一家人的居住需求,一般2大1小,租房面积大概要400-500尺及以上(约37.16-46.45平方米)左右的两室一厅较为合适。此外,受养人与保证人能提供合理的关系证明,如出生证明(用于证明亲子关系)、结婚证(用于证明夫妻关系)等,且受养人没有任何已知的不良记录。
申请材料方面,受养人需要准备有效旅行证件,须载有个人资料、签发日期、届满日期及/或所持的任何可返回原居地签证的详情(如适用),若受养人现正在香港逗留,则须提交其有效旅行证件中载有最近进入香港特区的入境印章/入境标签/延期逗留标签及最近获签发的「电子签证」(如适用),内地的中国居民倘未获签发旅行证件,则可提交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同时,要准备受养人的近照,以及受养人与申请人的关系证明文件,例如结婚证书、出生证书、户口簿和独生子女优待证(如适用),其他证明文件还可能包括澳门身份证(只适用于澳门特区居民)、台湾户籍和台湾身份证(只适用于台湾居民)。
主申请人(保证人)除了自身的有效旅行证件、最近获签发的电子签证、最近的入境印章/入境标签(小白条)外,还需提供经济状况证明,如银行存款证明、工资流水、资产证明等,以证明有能力供养受养人,若以租房居住,还需提供住址证明,包括租房合同、印花税证明、水电单等。
以香港优才计划为例,线上申请流程如下:首先,进入香港入境事务处的官方网站(https://www.immd.gov.hk/hkt/services/visas/quality_migrant_admission_scheme.html),点击“网上服务”中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网上申请”选项,进入申请系统登录页面。若首次申请,需点击“新用户注册”,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电子邮箱、身份证号码等,设置登录密码并完成注册。
注册成功后登录系统,进入申请页面,开始填写各项资料。在个人信息板块,如实填写姓名(需与旅行证件一致)、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国籍等。上传个人照片时,要符合规定尺寸和格式,一般为近期免冠、白色背景、35mm×45mm的彩色照片。在学历及专业资格部分,详细填写最高学历的院校名称、专业、入学及毕业时间,上传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扫描件,如学历为海外院校获得,还需提供学历认证报告。若有专业资格证书,如注册会计师证、律师资格证等,也需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证书扫描件。
工作经验方面,依次填写过往工作经历,包括公司名称、职位、工作时间、工作职责及成就等,最好能提供雇主推荐信,信中需注明公司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申请人职位、工作表现等内容,并加盖公司公章。同时上传工作证明文件,如劳动合同、离职证明等。在语言能力部分,说明自己具备的中文(普通话或粤语)和英文能力水平,若有相关语言考试成绩,如雅思、托福、大学英语四六级等,需填写成绩并上传成绩单扫描件。家庭背景板块,填写配偶及子女信息,若有直系亲属为香港永久性居民,需提供关系证明并勾选相应选项。
填写完所有资料后,仔细检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申请”,并按系统提示缴纳申请费用,目前香港优才计划的申请费用为1900港币,缴费方式可选择信用卡、银行转账等。缴费成功后,系统会生成申请编号和确认页面,申请人需妥善保存申请编号,以便后续查询申请进度。
入境处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人员会仔细检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例如,对于学历证书,会核实其真伪和有效性;工作证明材料会与提供的公司信息进行比对。若发现材料有疑问或缺失,入境处会通过邮件或电话通知申请人补充或澄清材料,申请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回复并提交相关材料。
在审核过程中,部分申请人可能会收到面试通知。面试主要考察申请人的个人能力、专业知识、赴港发展计划等。以一位申请香港优才计划的金融专业人士为例,面试时可能会被问到对香港金融市场的了解,如香港金融监管政策的特点、金融科技在香港的发展趋势等;还会询问其在原工作中的项目经验,如何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等。面试形式通常为视频面试或现场面试,申请人需提前做好准备,着装得体,表达清晰,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和赴港发展的决心。
如果申请获批,申请人会收到入境处发出的批准通知书和电子签证。获批后,首先要进行电子签证缴费和下载,获批函上通常会载有电子签证缴费链接,申请人需在指定日期前(一般有效期3个月)缴费230港币并领取电子签证。缴费成功后,即可下载电子签证,该签证是入境香港的重要凭证,务必妥善保存。
接着办理逗留签注(D签),申请人需提前预约当地出入境办事大厅,按照约定时间携带相关资料前往办理。所需资料一般包括港澳通行证(通行证有效期需在六个月以上)、电子签证打印版、内地身份证;若申请人为18岁以下,最好带上户口本和出生证明。各地具体要求可能存在差异,可提前咨询当地出入境管理机关。
办理好D签后,申请人需在电子签证激活有效期(一般3个月)内入境香港激活签证。从内地进入香港时,过内地海关(出境)可使用往来港澳通行证,若带小孩建议走人工通道;过香港海关(入境)时,在香港居民人工通道出示电子签证,说明是优才/高才/专才首次入境激活签证,海关工作人员核实信息后会发一张“逗留小白条”,上面载有个人姓名、往返港澳的通行证号码、入境日期及停留时间限制等信息,需妥善保管。
根据香港《人事登记条例》规定,11岁或以上并获准在香港逗留超过180天的新抵港人士,必须在抵港后的30天内登记领取身份证,未满11岁的香港居民须在11岁生日后的30天内登记领取身份证,若当时身在香港以外地方,则须在返港后的30天内提出申请。可通过香港入境事务处官网(https://www.gov.hk/tc/residents/immigration/idcard/hkic/bookregidcard.htm)、香港政府一站通APP或拨打预约热线(+852-2598 0888)进行预约,每次最多可预约4人。预约成功后,携带过关证件原件(如港澳通行证)、电子签证、过关“小白条”、网上预约凭证(建议带上)、身份证申请书(可提前网上下载填好,也可现场取表填写)前往预约地点办理,若有受养人,还需携带出生证明。办理时需进行生物采样(指纹采集、面部识别),整个流程大概需要1小时。申请完成后,入境处会发一张“申请香港身份证收据”(也称行街纸),可作为临时香港身份证,入境处处理身份证申请的时间一般约需10个工作日,香港身份证领取不提供邮寄服务,只能自取或委托他人代领。
关于续签政策,不同的人才引进计划续签要求有所不同。以香港优才计划为例,续签通常是以“3+3+2”的方式进行,如果被认定为“顶尖人才”(例如在上一评税年度的薪俸税应评税入息达到港币200万元或以上),则可以获得“3+5”的续签期限。申请人需要证明在香港的“通常居住”,可通过在香港有工作(受雇或自雇)、开设有公司并积极运营、购置房产并经常居住、家人在香港长期居住等方式来证明与香港的联系。香港高才通计划,BC类续签模式通常为2+3+3年,A类为3+3+3年,续签条件为获得香港公司聘用,薪酬福利条件达到市场水平,或自己开公司并实际经营。
申请香港永居的条件是在香港连续通常居住满7年及以上。在申请永居时,入境处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申请人在港是否有稳定住所、是否受雇或创立香港公司、离港时长及不在港原因、受养人是否在港等。例如,一位通过香港优才计划来港的申请人,在港7年间,前几年因工作需要离港出差累计时长不超过183天,在港购置房产并居住,孩子在香港上学,自己在香港创立公司并正常运营,这种情况下申请永居一般问题不大。
申请时间的规划对于孩子获取香港身份后的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孩子计划参加DSE考试并通过该成绩申请内地高校,或者参加华侨生联考,建议家长在孩子9岁前就着手规划申请香港身份。因为从申请香港身份到获得香港永居身份,通常需要7-8年时间,加上各类申请计划本身的审批周期,提前规划才能确保孩子在合适的时间节点获得所需身份,顺利参加相关考试。例如,若孩子18岁参加DSE考试或华侨生联考申请内地大学,从现在开始倒推,在孩子9岁左右启动申请流程,时间上较为充裕,可避免因时间仓促导致身份获取不及时,影响孩子升学。
若孩子目标是报考香港本地大学或海外大学,在孩子16岁及以下时可考虑申请香港身份。一般来说,获批后孩子在12个月内获得受养人签证时未满18岁,就仍有时间准备DSE考试。考虑到香港优才计划等审批周期通常为6-12个月,建议孩子在17岁前取得香港身份证,以便更好地应对后续学习和考试安排。
家长们在为孩子申请香港身份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疑问。比如,受养人的逗留期限通常与其保证人(即主申请人)的逗留期限相关联。若主申请人是通过香港优才计划获批,首次获批逗留期限一般为3年,其受养人的逗留期限也为3年;若主申请人是通过香港高才通计划获批,A类申请人首次获批逗留期限为3年,B、C类申请人首次获批逗留期限为2年,受养人的逗留期限也会相应与主申请人一致。
关于能否同时保留内地身份,答案是递交受养人申请并不需要注销内地户口。所以,受养人(孩子)跟主申请人(家长)是可以同时持有香港身份和内地身份的。不过,如果孩子打算在高考前报考DSE或华侨生联考并计划考回内地大学,需要转永居身份后就要注销内地户口来获得回乡证;其他情况,如孩子仅用香港身份报考香港本地大学或海外大学等,是可以保留内地户口的。
为孩子获取香港身份,是内地家长为孩子教育发展谋篇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香港优才计划、高才通计划、专才计划以及留学进修计划等途径,家长能以人才申请人的身份,让子女作为受养人一同获得香港身份;若家长已是香港永久居民,也能通过特定流程为子女申请。每种途径都有其独特的申请条件、流程和优势,家长需结合自身家庭情况、经济实力、职业背景以及孩子的年龄和教育规划等因素,谨慎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提前规划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家长们应尽早行动,抓住政策机遇,为孩子的未来教育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石,让孩子在更广阔的教育舞台上绽放光彩,开启人生的新篇章。